好的,遵照您的要求,我将不遗漏地对您提供的所有内容进行详细具体的复述和解释,并为每一个例子举出具体的数值或结构进行说明。
1. 烃的分类 (Hydrocarbons)
烃是仅由碳(C)和氢(H)原子组成的有机化合物。以下是其详细分类和示例:
-
饱和烃 (Saturated Hydrocarbons)
- 解释:这类烃的分子中,碳原子之间仅通过单键相连,没有双键或三键。这意味着分子中没有π键,每个碳原子都尽可能多地与氢原子或其他碳原子成键,达到了“饱和”状态。
- 数值示例:乙烷 (Ethane),分子式为 C2H6。其结构为 CH3−CH3。每个碳原子都形成了四个单键(一个C-C键和三个C-H键),因此是饱和的。
-
不饱和烃 (Unsaturated Hydrocarbons)
- 解释:这类烃的分子中,至少含有一个碳-碳双键(C=C)或碳-碳三键(C≡C)。这些多重键含有π键,使得分子能够通过加成反应增加氢原子或其他原子,因此被称为“不饱和”。
- 数值示例:
- 乙烯 (Ethene),分子式为 C2H4。其结构为 CH2=CH2,含有一个双键。
- 乙炔 (Ethyne),分子式为 C2H2。其结构为 CH≡CH,含有一个三键。
-
环状烃 (Cyclic Hydrocarbons)
- 解释:分子中的碳原子连接成一个或多个环状结构。
- 数值示例:环己烷 (Cyclohexane),分子式为 C6H12。它的六个碳原子形成一个六元环,每个碳原子连接两个氢原子。
-
无环烃 (Acyclic Hydrocarbons)
- 解释:分子中的碳原子形成链状结构,不含任何环。
- 数值示例:己烷 (Hexane),分子式为 C6H14。它的六个碳原子形成一条直链(或支链),结构为 CH3CH2CH2CH2CH2CH3。
-
芳香烃 (Aromatic Hydrocarbons)
- 解释:一类特殊的环状不饱和烃,含有苯环或类似的、具有特殊稳定性的共轭体系。
- 数值示例:苯 (Benzene),分子式为 C6H6。它是一个六元环,其中六个碳原子通过交替的单双键(实际上是一个离域大π键)连接。
-
脂肪族烃 (Aliphatic Hydrocarbons)
- 解释:这是与芳香烃相对的概念,指所有非芳香族的烃类。它可以是饱和的或不饱和的,也可以是环状或无环的。
- 数值示例:乙烷 (C2H6)、乙烯 (C2H4)、环己烷 (C6H12) 都是脂肪族烃,因为它们不含苯环结构。
2. 同分异构体 (Isomers)
定义解释:同分异构体是指具有相同分子式但原子排列方式(结构)不同的分子。
- 构造异构体 (Constitutional Isomers)
- 解释:这是同分异构体的一种,它们的区别在于原子之间的键连接顺序 (bond connectivity) 不同。
C5H12 的构造异构体示例
分子式 C5H12 对应饱和无环烷烃的通式 CnH2n+2(其中 n=5,所以氢原子数为 2×5+2=12)。它有三种构造异构体:
-
正戊烷 (Pentane)
- 结构解释:这是一个直链烷烃,五个碳原子依次线性连接。
- 结构式:CH3−CH2−CH2−CH2−CH3
- 键连接性分析:C1连接C2,C2连接C1和C3,C3连接C2和C4,以此类推。
-
异戊烷 (Isopentane),IUPAC命名为 2-甲基丁烷 (2-Methylbutane)
- 结构解释:这是一个支链烷烃。最长的碳链(主链)由四个碳原子构成,一个甲基(−CH3)作为支链连接在主链的第二个碳原子上。
- 结构式:CH3−CH(CH3)−CH2−CH3
- 键连接性分析:与正戊烷相比,这里的C2不仅连接C1和C3,还连接了另一个甲基碳,连接方式完全不同。
-
新戊烷 (Neopentane),IUPAC命名为 2,2-二甲基丙烷 (2,2-Dimethylpropane)
- 结构解释:这是另一个支链烷烃。主链只有三个碳原子,中间的碳原子(C2)同时连接了两个甲基支链。
- 结构式:C(CH3)4
- 键连接性分析:中心碳原子连接了四个其他的碳原子,这种连接方式在前两个异构体中均未出现。
这三个分子都具有分子式 C5H12,但因其原子连接方式不同,它们的物理性质(如沸点)也各不相同。
简单的烷基 (Alkyl Groups)
烷基是烷烃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后形成的基团,通式为 CnH2n+1。
示例:C3H7 烷基 (衍生自丙烷 C3H8)
丙烷 (CH3−CH2−CH3) 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:
- 末端碳(C1和C3)上的6个氢原子是等效的(一级氢)。
- 中心碳(C2)上的2个氢原子是等效的(二级氢)。
因此,从丙烷可以衍生出两种不同的丙基:
-
正丙基 (Propyl, Pr)
- 解释:由丙烷的末端碳原子失去一个氢原子形成。
- 结构式:CH3−CH2−CH2–
- 数值示例:在溴丙烷 (Propyl bromide) 中,溴原子连接在正丙基上,分子式为 CH3CH2CH2Br。
-
异丙基 (Isopropyl, iPr)
- 解释:由丙烷的中心碳原子失去一个氢原子形成。
- 结构式:(CH3)2CH–
- 数值示例:在异丙醇 (Isopropyl alcohol) 中,羟基(-OH)连接在异丙基上,分子式为 (CH3)2CHOH。
示例:C4H9 烷基 (衍生自丁烷 C4H10 的两种异构体)
丁烷 (C4H10) 有两种构造异构体:正丁烷和异丁烷。
A. 衍生自正丁烷 (n-Butane, CH3−CH2−CH2−CH3)
正丁烷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:
- 末端碳(C1, C4)上的一级氢。
- 中间碳(C2, C3)上的二级氢。
-
正丁基 (Butyl, Bu)
- 解释:由正丁烷的末端碳原子失去一个氢原子形成。
- 结构式:CH3−CH2−CH2−CH2–
-
仲丁基 (sec-Butyl, s-Bu)
- 解释:“sec”是secondary(二级)的缩写。由正丁烷的中间(二级)碳原子失去一个氢原子形成。
- 结构式:CH3−CH(–)CH2−CH3
B. 衍生自异丁烷 (Isobutane, (CH3)3CH)
异丁烷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:
- 三个甲基上等效的9个一级氢。
- 中心碳上的1个三级氢。
-
异丁基 (Isobutyl, i-Bu)
- 解释:由异丁烷的末端一级碳原子失去一个氢原子形成。
- 结构式:(CH3)2CH−CH2–
-
叔丁基 (tert-Butyl, t-Bu)
- 解释:“tert”是tertiary(三级)的缩写。由异丁烷的中心三级碳原子失去一个氢原子形成。
- 结构式:(CH3)3C–
3. 碳原子的分级 (Classification of Carbon Atoms)
解释:碳原子的级别取决于它直接连接了多少个其他的碳原子。
- 一级碳 (1∘ primary carbon):连接一个其他碳原子。
- 二级碳 (2∘ secondary carbon):连接两个其他碳原子。
- 三级碳 (3∘ tertiary carbon):连接三个其他碳原子。
- 四级碳 (4∘ quaternary carbon):连接四个其他碳原子。(原文未提,但作为补充)
具体数值示例:分析分子 2-甲基丁烷 (Isopentane)
结构式:CH3−CH3∣CH−CH2−CH3
- 左侧的 CH3:这个碳只与C2相连,所以是一级碳 (1∘)。
- C2上的 CH:这个碳与C1、C3以及下面的支链甲基碳相连,共连接了三个其他碳,所以是三级碳 (3∘)。
- C2上支链的 CH3:这个碳只与C2相连,所以是一级碳 (1∘)。
- C3上的 CH2:这个碳与C2和C4相连,共连接了两个其他碳,所以是二级碳 (2∘)。
- 右侧的 CH3:这个碳只与C3相连,所以是一级碳 (1∘)。
官能团分级示例
4. IUPAC 命名法 (IUPAC Nomenclature)
以下是对每个命名示例的详细分步解释:
Ex1: 3,6-二甲基壬烷 (3,6-dimethylnonane)
- 结构:一个9碳长链,在第3和第6位上各有一个甲基。
- Step 1 (找最长链):最长的连续碳链有9个碳原子。根据表3.3,9个碳的烷烃词根是 "non-",后缀是 "-ane",所以母体是壬烷 (nonane)。
- Step 2 (编号):
- 从右往左编号:支链分别在3号和6号碳上。
- 从左往右编号:支链分别在4号和7号碳上。
- 规则:选择使第一个取代基编号最小的方案。3<4,所以选择从右往左编号。
- Step 3 (命名取代基):两个支链都是甲基(−CH3)。因为有两个,所以使用前缀 "di-",合称二甲基 (dimethyl)。
- Step 4 (组合):将取代基位置和名称放在母体名称之前。最终名称为 3,6-二甲基壬烷 (3,6-dimethylnonane)。
Ex2: 8-氯-6-乙基-2-甲基癸烷 (8-chloro-6-ethyl-2-methyldecane)
- Step 1 (找最长链):最长链有10个碳,母体是癸烷 (decane)。
- Step 2 (编号):
- 从右往左:取代基在 3, 5, 9 号位。
- 从左往右:取代基在 2, 6, 8 号位。
- 规则:比较第一个取代基编号,2<3,所以从左往右编号。
- Step 3 (命名取代基):
- 2号位:甲基 (methyl)
- 6号位:乙基 (ethyl, −C2H5)
- 8号位:氯 (chloro)
- Step 4 (组合):
- 规则:取代基按字母顺序排列,而不是按编号大小。
- 字母顺序:chloro < ethyl < methyl。
- 组合名称:8-氯-6-乙基-2-甲基癸烷 (8-chloro-6-ethyl-2-methyldecane)。
Ex3: 6-乙基-3,4-二甲基辛烷 (6-ethyl-3,4-dimethyloctane)
- Step 1 (找最长链):最长链有8个碳,母体是辛烷 (octane)。
- Step 2 (编号):
- 从左往右:取代基在 3, 5, 6 号位。
- 从右往右:取代基在 3, 4, 6 号位。
- 规则:第一个取代基编号相同(都是3),此时比较第二个取代基的编号。4<5,所以选择从右往左编号。
- Step 3 (命名取代基):
- 3号和4号位:两个甲基 (dimethyl)
- 6号位:乙基 (ethyl)
- Step 4 (组合):
- 字母顺序:ethyl < dimethyl (注意:di, tri等前缀不参与字母排序)。
- 组合名称:6-乙基-3,4-二甲基辛烷 (6-ethyl-3,4-dimethyloctane)。
Ex4: 4-乙基-4,5-二甲基辛烷 (4-ethyl-4,5-dimethyloctane)
- Step 1 (找最长链):最长链有8个碳,母体是辛烷 (octane)。
- Step 2 (编号):
- 从左往右:取代基位置序列是 4, 4, 5。
- 从右往右:取代基位置序列是 4, 5, 5。
- 规则:第一个取代基编号相同(都是4)。比较第二个,也相同(都是4 vs 5中的4)。比较第三个,从左往右是5,从右往右是5。这里需要更精确的规则:比较整个位置序列,4,4,5 小于 4,5,5。所以选择从左往右编号。
- Step 3 (命名取代基):
- 4号位:乙基 (ethyl) 和 甲基 (methyl)
- 5号位:甲基 (methyl)
- Step 4 (组合):
- 字母顺序:ethyl < dimethyl。
- 组合名称:4-乙基-4,5-二甲基辛烷 (4-ethyl-4,5-dimethyloctane)。
Ex5: 2-氯-6-氟-4-甲基庚烷 (2-chloro-6-fluoro-4-methylheptane)
- Step 1 (找最长链):7个碳,母体庚烷 (heptane)。
- Step 2 (编号):
- 从左往右:2, 4, 6
- 从右往右:2, 4, 6
- 规则:两种编号方式的取代基位置序列完全相同。此时,依据字母顺序决定编号方向。取代基按字母排序为 chloro, fluoro, methyl。
- 从左往右,第一个字母序靠前的取代基(chloro)编号为2。
- 从右往右,第一个字母序靠前的取代基(chloro)编号为6。
- 选择使字母序最靠前的取代基编号最小的方案,因此从左往右编号。
- Step 4 (组合):按字母顺序排列取代基:chloro < fluoro < methyl。
- 最终名称:2-氯-6-氟-4-甲基庚烷 (2-chloro-6-fluoro-4-methylheptane)。
Ex6: 6-氯-2-氟-3-甲基庚烷 (6-chloro-2-fluoro-3-methylheptane)
- Step 1 (找最长链):7个碳,母体庚烷 (heptane)。
- Step 2 (编号):
- 从左往右:取代基在 2, 5, 6。
- 从右往右:取代基在 2, 3, 6。
- 规则:第一个取代基编号相同(都是2)。比较第二个,3<5,所以选择从右往左编号。此时不再考虑字母顺序。
- Step 4 (组合):按字母顺序排列取代基:chloro < fluoro < methyl。
- 最终名称:6-氯-2-氟-3-甲基庚烷 (6-chloro-2-fluoro-3-methylheptane)。
Ex7: 5-(1,1-二甲基丙基)-4-乙基壬烷 (5-(1,1-dimethylpropyl)-4-ethylnonane)
- Step 1 (找最长链):9个碳,母体壬烷 (nonane)。
- Step 2 (编号):从右往左编号,取代基在4和5号位,优于从左往右的5和6号位。
- Step 3 (命名复杂取代基):
- 5号位的取代基是一个复杂的支链。我们从它与主链连接的那个碳原子开始对其自身进行编号,这个碳是1'号碳。
- 这个支链的最长链是3个碳(1' -> 2' -> 3'),所以是丙基 (propyl)。
- 在1'号碳上,连接了两个甲基 (methyl) 支链。
- 所以这个复杂取代基的名称是 1,1-二甲基丙基 (1,1-dimethylpropyl)。命名时需用括号括起来。
- Step 4 (组合):
- 4号位:乙基 (ethyl)
- 5号位:(1,1-dimethylpropyl)
- 字母排序规则:对于复杂取代基,以括号内的第一个字母为准。这里是 "d" (dimethylpropyl)。
- 比较 dimethylpropyl 和 ethyl,"d" 在 "e" 之前。
- 最终名称:5-(1,1-二甲基丙基)-4-乙基壬烷 (5-(1,1-dimethylpropyl)-4-ethylnonane)。
Ex8: 4-异丙基庚烷 (4-isopropylheptane) 或 4-(1-甲基乙基)庚烷 (4-(1-methylethyl)heptane)
- Step 1 (找最长链):7个碳,母体庚烷 (heptane)。
- Step 2 (编号):无论从哪边开始,取代基都在4号位。
- Step 3 (命名取代基):
- 系统命名法:支链从连接主链的碳开始编号,最长链是2个碳(乙基, ethyl)。在1号位上有一个甲基 (methyl)。所以名称是 (1-甲基乙基) (1-methylethyl)。
- 通用名称:这个基团就是异丙基 (isopropyl)。IUPAC允许使用一些简单的通用名称。
- Step 4 (组合):
- 系统名称:4-(1-甲基乙基)庚烷
- 通用名称:4-异丙基庚烷
- 字母排序:iso, neo, cyclo这些前缀参与字母排序。而di, tri, sec, tert不参与(除非是复杂取代基的一部分,如Ex7)。所以 isopropyl 以 "i" 开头进行排序。
解释:构象是指分子由于围绕单键旋转而产生的不同空间原子排列。它们可以相互转化,不是独立的异构体。
乙烷 (Ethane, CH3−CH3)
-
重叠式构象 (Eclipsed Conformation)
- 解释:从C-C键轴向看(纽曼投影式),前后两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完全重叠。
- 数值:二面角(前后两个C-H键之间的夹角)为 0∘。这是能量最高的构象,最不稳定。
-
交叉式构象 (Staggered Conformation)
- 解释:前后两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完全错开,距离最远。
- 数值:二面角为 60∘。这是能量最低的构象,最稳定。
-
能量计算:
- 从交叉式旋转到重叠式需要克服一个能垒,其能量为 12 kJ/mol。
- 这个能垒被认为是三个 H-H 重叠相互作用的总和。
- 因此,一个 H-H 重叠相互作用 贡献的能量为:
312 kJ/mol=4 kJ/mol
丙烷 (Propane, CH3−CH2−CH3)
-
解释:我们观察 C1−C2 键的旋转。与乙烷相比,丙烷的一个氢被一个甲基(Me, −CH3)取代。
-
能量计算:
- 丙烷旋转的能垒是 14 kJ/mol。
- 在重叠构象中,存在两个 H-H 重叠和一个 Me-H 重叠相互作用。
- 我们可以用已知值计算 Me-H 重叠的能量:
Total Energy=2×(H-H)+1×(Me-H)
14 kJ/mol=2×(4 kJ/mol)+(Me-H)
Me-H=14−8=6 kJ/mol
- 所以,一个 Me-H 重叠相互作用 贡献的能量为 6 kJ/mol。
丁烷 (Butane, CH3−CH2−CH2−CH3)
- 解释:我们观察中心 C2−C3 键的旋转。前后两个碳上都连接着一个甲基和两个氢。
- 主要构象:
- 对位交叉 (Anti-staggered):两个甲基相距 180∘,能量最低,最稳定。
- 邻位交叉 (Gauche-staggered):两个甲基相距 60∘,比对位交叉能量高 3.8 kJ/mol(这是邻位相互作用能)。
- 重叠式 (Eclipsed):
- H/Me 重叠:二面角为 ±120∘,一个甲基与一个氢重叠。
- Me/Me 重叠:二面角为 0∘,两个甲基完全重叠,能量最高,最不稳定。
- 能量计算:
-
在 ±120∘ 重叠构象:
- 相互作用:1个 H-H 重叠 + 2个 Me-H 重叠
- 估算能量:1×(4 kJ/mol)+2×(6 kJ/mol)=4+12=16 kJ/mol。这与观测值相符。
-
在 0∘ 重叠构象:
- 观测到的能垒为 19 kJ/mol。
- 相互作用:2个 H-H 重叠 + 1个 Me-Me 重叠
- 计算 Me-Me 重叠相互作用 的能量:
Total Energy=2×(H-H)+1×(Me-Me)
19 kJ/mol=2×(4 kJ/mol)+(Me-Me)
Me-Me=19−8=11 kJ/mol
重叠相互作用能总结 (kJ/mol):
- H–H: 4
- Me–H: 6
- Me–Me: 11
- Me–Me 邻位交叉 (Gauche) 相互作用: 3.8
9. 练习题:2-甲基戊烷 (2-methylpentane) 绕 C2−C3 键旋转
分子结构: CH3−CH3∣CH−CH2−CH2−CH3
我们观察 C2−C3 键。
- 前端碳 (C2): 连接了 两个甲基 (Me) 和 一个氢 (H)。
- 后端碳 (C3): 连接了 一个乙基 (Et) 和 两个氢 (H)。
6个关键构象的纽曼投影及能量分析
-
A (0∘, Eclipsed)
- 结构:前端一个甲基与后端乙基重叠。另一个甲基与氢重叠。氢与氢重叠。
- 能量分析:这是能量最高的重叠构象,因为最大的两个基团(Me 和 Et)相互重叠,位阻最大。
-
D (60∘, Staggered)
- 结构:后端乙基位于前端两个甲基之间(与它们都成邻位关系)。
- 能量分析:这是一个交叉构象,但存在两个邻位相互作用(Et-Me 和 Et-Me)。能量比最低能量构象高。
-
B (120∘, Eclipsed)
- 结构:后端乙基与前端一个氢重叠。
- 能量分析:这是一个重叠构象,但比A稳定,因为大基团Et只与小基团H重叠。能量介于A和C之间,是一个较高的能量峰。
-
E (180∘, Staggered)
- 结构:后端乙基与前端一个甲基处于对位(anti),相距最远。
- 能量分析:这是能量最低的构象,因为最大的基团(Et)与一个中等大小的基团(Me)处于对位,位阻最小。
-
C (240∘, Eclipsed)
- 结构:与B构象镜像对称。后端乙基与前端的氢重叠。
- 能量分析:能量与B构象相同。
-
F (300∘, Staggered)
- 结构:与D构象镜像对称。后端乙基与前端两个甲基都处于邻位。
- 能量分析:能量与D构象相同。
能量排序
所有重叠构象的能量都高于所有交叉构象。
这与图中所示的能量曲线完全吻合:
- 最高的峰在 0∘ (A)。
- 次高的峰在 120∘ 和 240∘ (B, C)。
- 最低的谷在 180∘ (E)。
- 次低的谷在 60∘ 和 300∘ (D, F)。